肺炎时期的亲情管理
肺炎时期的亲情管理
——增强家人的情感联结,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
朱麟 刘聪慧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今年的情人节注定不平凡: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为了大爱,义无反顾地守护家园,表达爱的方式可能是隔着病房玻璃含泪亲吻对方、可能是在病房走廊听出彼此声音后的短暂相拥。而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这个情人节同样特殊,无法如约见到对方,表达浪漫的方式也不再是鲜花和大餐,而是依靠网络表达心意;然而,在这个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空余出了成片的时间都是与自己的家人相处,和家人朝夕相伴已经成为了当下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一
家庭生活成为了主旋律
我们到底有多久没有这样好好陪过家人了呢?细想一下:读书时我们需要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陪伴家人的时间变得有限;工作后我们则需要承担更多的现实压力,这更是大大挤占了陪伴家人的时间。逢年过节,我们也仅仅是回家短住几日后就匆匆道别,有时候甚至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法抽身,只能依靠几条单薄的祝福短信传达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我们快节奏的生活突然来了一次“急刹车”,每个人突然有了整片的时间去关注家人、回归家庭生活,我们的视线再一次聚焦回“家庭”本身。与家人日夜相伴、足不出户的日子已经成为了我们在特殊时期的日常,平平淡淡的家庭生活再次成为了每个人生活的主旋律。
二
家庭是对抗疫情的坚实堡垒
家庭影响我们人生的重要场所,在疫情的关键时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普通民众抗击疫情的主要阵地!家庭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细胞,是“个体最初、最小的学校”,也是个体成长的第一摇篮,更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因此,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结和家庭关系对于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家庭作为一个系统的、特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而塑造的内在环境,其成员间的情感联结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独特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稳定而密切的情感联结对家庭关系或家庭氛围存在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在一个充满爱、温暖的、积极的家庭氛围里,利于个体的情绪稳定及自我调节;反之,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作为个体重要的生活场所和社会化动因,家庭关系具有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性质。家庭关系所包含的积极特征越多,家庭成员各种不良心理倾向及负性情绪越少,例如在关系良好的家庭中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显著高于关系不良的家庭,从而能有效降低家庭的矛盾性冲突,降低抑郁及焦虑情绪;而消极特征则恰恰相反。家庭关系的质量越高,家庭成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例如在离异家庭和亲子关系疏远的家庭中,因缺少家长的关心和呵护,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压抑、沉默寡言、心不在焉的状态,无法集中心思学习,学习成绩下降,生活的不开心和学习的不如意严重降低学生的幸福感,影响其心理健康。
三
家庭成员互动的建议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活动范围中,优化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结、构建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让家庭成员间可以相互提供较为充足的心理支持,以更积极稳定的情绪面对这场疫情,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点建议:
(一)相互尊重意见、沟通解决分歧。家庭成员间要彼此包容谦让、学会站在彼此的角度尊重与理解对方的观点。此次疫情爆发在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不同年龄段的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总会存在不同的看法,在特殊时期,一些小矛盾可能会被放大,要学会避免冲突升级,时刻觉察反省,向有利于缓和家庭关系的方向进行调整。
(二)尝试不同话题,加深彼此理解。我们应主动分享当下的心情和感受,尤其是在和父母长辈们交流时,除了日常的家庭琐事外、可以尝试将平日与好友们交流的话题与家人分享,了解他们在与我们相同年华时的经历与故事,感受上一代人在为人父母前的激情与浪漫。这样深度的交流可以加深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增强归属感与认同感。
(三)丰富家庭互动模式。疫情让家庭成员近距离的长时间接触,单一刺激的生活模式和节奏会让成员的无聊感增加。为了调节家庭成员到较好的心理状态,可以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活动,例如举办家庭诗词大会,室内跳绳比赛,甚至可以举办家庭音乐会,在这些集体活动中,让家庭成员的体力和脑力得到锻炼,而且对于成员间的沟通和活动更加流畅,成为家庭特殊时期的记忆。
(四)强化时间概念,提高生活效率。要主动参与家庭生活的管理,规律家庭作息、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每位家庭成员都要有节制的使用电子产品,尽量在固定的时间段使用,不要将成片的时光投入到“高刺激、快节奏”的虚拟世界中;要知道幸福的时光不仅是单纯的快乐,生活的意义感与充实感更能帮助我们享受生活。
在非常时期,家庭作为我们社会最基本的单元,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提升家庭生活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帮助家庭成员以积极的方式释放不良情绪,发挥家庭的心理组织功能,为容易焦虑及压力易感的家庭成员提供心理支持,这其实就是在好好守护我们自己与家人,这也是我们为国家做出的一份贡献,这更是在当下“足不出户”的日子中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文字/朱麟 刘聪慧
图片/网络
设计/李琛
出品/心理学系新媒体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官方订阅号
「人大人心」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我知道你“在看”哦